
湖南日报10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杨娟)“五颜六色的磁力珠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有着十足的吸引力,但可能也是致命的威胁!”今天,湖南省人民医院小儿消化内科龙毅副主任医师介绍了一起近期典型病例——一位一岁幼儿竟误吞8颗磁力珠,且已达到胃十二指肠。他借此提醒广大家长,务必注意孩童异物吞咽问题。
“单个磁珠如果到达肠道后一般可自行排出,但像该起病例中的患儿萱萱这样,吞下多个磁珠,则易相互吸附导致肠道穿孔,腹膜炎和肠缺血、坏死,情况紧急。” 龙毅介绍。
(医生经内镜将磁力珠取出。)
“儿童误食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消化道异物发生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缺乏安全意识,常常是拿到东西就往嘴里放。”深耕专业多年,龙毅发现,此类意外伤害在孩童中层出不穷,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龙毅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儿童不慎吞食的异物种类复杂、多样,其中以硬币类异物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电池、各类钉子、磁铁、首饰、果壳、骨碎片,还有塑料棒、笔帽、玻璃珠、毛发等不规则物体。“总的来说,危害较大的三大异物分别为尖锐异物、纽扣电池、磁力珠。”
临床上,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是应对此类伤害的首选治疗,但异物因大小、形状不同、性质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伤害。“如果异物进入下消化道以后可以尝试自行排出,如不能排出,必要时要行外科手术取出。”龙毅表示。
“异物吞食在学龄前期时常发生,家长要多教导孩子们安全知识,谨防伤害发生。”龙毅提醒,日常生活里,小件物品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年幼儿童需在监护下玩耍。同时,要尽量避免让孩子玩耍一些较为“危险”的玩具或物体,包括磁力珠、电池、别针等。若吞食异物,须严密监测患儿的症状,如出现腹痛、呕吐、便血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
责编:李爱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